吉林“梨樹模式”升級 保護黑土地助力糧食增收
“春耕正當時,不負好時光?!庇浾?月21日從吉林省梨樹縣獲悉,今年春耕,新一代多功能免耕播種機在當地大規模投入使用。
梨樹縣地處著名的黃金玉米帶,是吉林省重要的糧食產區。全縣耕地面積393.8萬畝,常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40億斤以上階段性水平。
2008年,中國第一臺免耕播種機在梨樹縣“開工”,黑土地保護工作由此正式在當地展開?!敖涍^十多年的努力,這里的黑土地變化十分明顯?!敝袊r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副站長王貴滿說,綜合化驗結果看,梨樹縣實施“梨樹模式”的地塊,土壤有機質含量每年正在以0.1%的速度增長。
針對黑土地的保護性耕作,最基本的要求是將作物秸稈覆蓋在地表,少耕、免耕?!袄鏄淠J健笔菍嵤┤壤斩捀采w還田的模式,是保護黑土地的有效措施。
從第一代免耕播種機,到最新一代多功能免耕播種機,“梨樹模式”不斷升級?!拔覀冊浗y計過一個數據,采用保護性耕作的土地,比使用傳統方式耕作的土地,增產幅度最高可達10%左右”。王貴滿說。
“你們播種的時候,一定要先觀察土地的濕潤程度?!痹诶鏄淇h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(玉米)標準化基地核心區,參與新一代多功能免耕播種機設計和制造的苗全,蹲下來抓一把黑土在手里反復碾磨,以此判斷土地的濕潤度。
苗全介紹,新一代多功能免耕播種機提升了播種和施肥的效率,是集秸稈處理、深松、整地、種床整理、精量播種、深施化肥等于一體的免耕播種機,能夠實現一次作業完成多道工序,減少作業次數,為種子提供更優質的生長環境。
梨樹縣副縣長敖曼表示,下一步,梨樹縣將繼續探索創新“梨樹模式”,統籌實施秸稈科學離田和糞肥堆漚還田。